今天是:
【亮点】“和谐中国 全民全运”创新全运办赛理念
文章来源:十一运会官方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10-15

  十一运官网讯 (记者 郭 炉 娄和军)十一运提出“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主题,大大创新和丰富了对全运会功能、作用的认识,体现了体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为充分实践办赛主题,在十一运筹办过程中,在遵循“节俭、精品、可持续”原则建设场馆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赛后的开发利用,尽可能将场馆建在居民区、学校区,并为方便群众制定了相应政策; 以十一运为契机,实施“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办赛主题引领下,这些举措真正使十一运会成为“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 全民健身,运动有俺!” 在素有“ 山东屋脊” 之称的沂源县东里镇,村民申克英一边挥舞球拍,一边自豪地喊着。这位山村老太,玩起柔力球的热火劲儿,让人很难想象她已是一位67 岁的老人。

  十一运会“ 和谐中国、 全民全运” 的办赛主题,顺应了社会进步发展和时代潮流,让这届体育盛会的影响力和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期许,全运会的内涵也因之更加丰富起来。

  新理念办全运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帷幕刚刚落下,筹办好我国当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运动会,十一运会将如何续写辉煌?

  成功获得承办权的山东,在欣喜之余,东道主身上那份责任愈发让人觉得沉甸甸的。

  的确如此。 十一运会不仅是全运会举办50周年的献礼,而且是举国庆贺祖国60华诞的一份大礼。正像十一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所说,“由山东承办十一运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重托!”

  斟酌多次,思量数番,“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主题最终确定。这个主题遵循的崭新办赛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可谓牵住了筹备工作的“牛鼻子”,堪称本届全运会首屈一指的亮点。

  主题口号即是赛事的核心指向。一着妙棋,满盘皆活。主题引路明确方向,十一运方方面面的筹备工作得以纲举目张,凝神聚力加速推进。超越竞技体育的办赛全新思路迅速清晰,并一一付诸实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后,我国吹响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角。 8月8日由此成为我国首个“全民健身节”。此后,《全民健身条例》正式公布实施。“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而十一运会为此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也必将为全运会的举办带来深远影响。

  全民共享全运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口号统领的是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

  十一运会的比赛场馆设施建设,不再仅仅是为举办赛事而建。山东在全省17 个市统筹安排赛事,结合各市十一运场馆设施建设,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密切结合,实施“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共享全运”主题活动,切实把“全运”送到了全民身边。

  看到社区新添了平衡木、 单双杠等健身器材,一些普通市民向记者感叹,“原来只能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如今才发现全运就在我们身边”。

  “全民共享”显然是“ 全民全运”办赛理念的题中之义。

  遵循“节俭、精品、可持续” 原则,十一运场馆设施建设充分考虑赛后开发利用,尽可能把场馆建在居民区、学校区。目前各比赛场馆投资105亿元,城乡全民健身工程投资近50 亿元,这其中各赛区大力加快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步伐,共投资43亿元规划建设城市全民健身工程861项,投资 6.5亿元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使 3.2 万个行政村有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健身路径,占山东省行政村总数的40% 。

  山东省淄博市齐都文化体育城是全运男足比赛场地,占地近5 万平方米,容纳观众1.7万人。淄博市临淄区投资近千万进行改造升级,全运赛事之后成为全民健身的大广场。60 多岁的太极拳爱好者王宪章笑呵呵地说:“环境好,设施好,还免费,大伙都愿意来。”

  全民支持全运

  从齐国故都到孔子故里,从黄河沿岸到泰山脚下,从沿海的青岛到内陆的菏泽,从繁华的城市到偏僻的山村,9400万山东人民响应“全民全运”的号召,齐鲁大地健身热潮风起云涌,为迎接十一运的胜利举办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在共享中参与,在参与中支持。“和谐中国、全民全运”打造全民健身圈,在筹办过程中,注重充分集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吸引群众对全运会的关注和参与。城市运行管理、场馆建设改造、环境氛围营造也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于是,十一运会在提供“ 全民共享”机会的同时,也赢得了支持全运的全民力量。

  在泉城济南王府池子周边,漫步幽静小巷,路边垂柳绿色掩映中,五星红旗、全运会旗随风飘扬。随着十一运开幕的临近,各地喜迎全运的氛围愈发浓厚,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市民参与其中,以实际行动支持全运召开。10月13日,济南正式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第一天,市区主要路段车流量大幅减少,高峰时段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为筹办工作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山东省民意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市民对全运会知晓率达到92% ,其中95% 的市民希望能够为全运会贡献力量。

编辑:胡顺伟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