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构建和谐山东
文章来源:十一运官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6-20

从党的十六大“社会更加和谐”理念的提出,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部署,短短几年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经历了宏大命题——进行破题——付诸实践——取得成效的过程。在山东,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理解,提高了认识;紧密联系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提出了构建和谐山东的目标要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和谐山东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免费医疗进社区

(一)把和谐山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提出来。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中央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以后,山东省高度重视,2005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物质基础、民主法制、平安山东、社会事业、民心工程、文明山东、生态环境、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八大建设”的部署,出台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意见》。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山东实际,作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对构建和谐山东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山东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公正维护和谐,以道德素质孕育和谐,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山东,力争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这一目标任务,具体体现为“六个山东”建设。

——努力建设“富足山东”。坚持富民优先,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增加家庭财产,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努力建设“法治山东”。坚持依法治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推进依法治理,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益。
——努力建设“活力山东”。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努力建设“平安山东”。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注重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努力建设“生态山东”。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搞好国土绿化。
——努力建设“文明山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风尚。

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逐步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山东省注重科学把握好以下重大问题。
第一,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面对建设和谐山东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包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领会精神实质,掌握科学内涵,自觉运用其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把和谐山东建设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编辑:胡顺伟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