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昔日“闯关东” 今朝看山东
文章来源:十一运会官方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9-26

辉煌60年·精彩山东①

昔日“闯关东” 今朝看山东

 

  ◆篇首语:

  六十年岁月如诗,亦如歌。

  六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什么概念?花甲之年,历尽沧桑,从容淡定。

  六十年,对共和国意味着什么?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而今迈步从头越。

  六十年,又给山东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十一运官网讯 (记者 齐淮东)回首六十年,记者在浩瀚的史料和繁杂的采访笔记中,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发展变化的轨迹,形成这组报道。是纪念,更是展望与期待。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来自统计部门的一组数字足以令山东人自豪:全省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6.4% 提高到2008 年的 10.3% ,年均增长 9.3% ,自2004 年以来跃居全国第二位;人均GDP 继2007年提前13年实现十六大确定的超3000美元的目标,开始步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之后,2008 年升至 33083 元,折合 4749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正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所指出:建国 60年来特别是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发展,山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由贫穷落后向繁荣昌盛的跨越。

 

  山东,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

 

  难忘当年“闯关东”

 

  生活在富庶美丽的齐鲁大地、过着殷实“ 小康” 生活的年轻人,很难想像当年数以千万计的祖先为生活所迫,纷纷背井离乡“闯关东”的艰辛:这既是一部以山东人为主的传奇移民史诗,又是先辈贫穷苦难的见证。同名热播电视剧编剧、祖籍山东的大连人高满堂曾说:“采访时看着黑土地,我心底涌出一种悲凉和震撼,真想为它深鞠一躬。”

 

  这段“闯关东”的历史大剧从清代延及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由于受生产条件和水平的限制,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多地少的山东人在困难时期,仍有不少人沿着先辈的足迹去“闯关东”。 而随着山东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许多人又“寻根”返乡,或乐业,或安居。无棣县车镇乡后刘东村村民刘炳歧就是其中一位。

 

  1964 年夏,暴雨冲毁了刘东村所有农田,靠天吃饭的村民们外出逃荒。父母背着刚满8 个月大的刘炳歧,一路乞讨来到吉林省双辽县王奔镇留久村,被好心人收留。第二年,他们在当地落了户口,和全国各地农民一样,过着集体生活,“填饱肚子”不再是个大问题。

 

  1980年,高中辍学在家的刘炳歧接触到来东北卖渔网的一些山东人。从这些人口中,他了解到老家实行了“大包干”,经济有了很大起色。不甘心在东北土里刨食的他有了回老家创业致富的冲动。他揣着 100元钱只身回到村里,先是在邻乡帮工学艺,后来贷款在车镇乡第一个办起渔网厂。 1987 年春,他完成了与东北密山水产公司一笔价值3万元的渔网加工合同,一下子成了“万元户”。去年 10 月,刘炳歧瞄准高科技工业项目,投资700万元成立了天磊油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大豆环保油墨,如今产品销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 小时候就知道老家穷,一个工分才一两毛钱,那时东北地多,一个工分两三元呢!现在,村里老百姓不但脱了贫,很多人还靠务工经商过上了富裕日子。”刘炳歧自豪地说。

 

  刘炳歧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东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天翻地覆的变化。

 

  省委党校刘跃奎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山东人“闯关东”的背景:这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山东人多地少,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人们赖以维生的基本生产资料,当遇上天灾人祸、土地不足以养家糊口时,人口向地广人稀且地缘相对较近的东北地区流动就成为必然。韩振普副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随着山东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土地的依赖不再强烈,全面小康社会正在变为现实,“闯关东”于是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亮点频闪新山东

 

  改革开放之前,山东经济发展虽有较大发展,但真正跨入经济大省行列、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回顾山东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山东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主任秦庆武说,上世纪 80 年代是山东农村的“黄金十年”,凭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化雏形初具,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超常规增长,形成了“南有广东、北有山东”的发展态势。

 

  都知道以“大包干” 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于安徽凤阳小岗村,而在此之前,我省东明等地农民就开始了探索。全省从 1979年春开始推行,到 1982年,农业生产责任制已确定下来,其中实行包产到户的占96.8% 。到 1984年,全省粮棉油产量分别比 1978 年增长32.9% 、 10.2 倍和89.8% ,短时间内解决了数千万山东农民的温饱问题。 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从胶东半岛起步, 80年代中期之后在全省迅猛发展。 1986年,全省乡企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到1992 年,乡企总产值进而占据了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农民不仅衣食无忧,“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而让山东农业名声大振的,当属农业产业化。上世纪 80年代中期,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产品难卖的问题,诸城开始探索“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打开了农产品通往商品市场的通道。这是90年代初潍坊市和山东省名扬全国的“农业产业化”的雏形。这一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推向全省、全国,并写进中央文件。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山东农业焕发“第二春”,跃居全国农业第一大省。

 

  以“ 大企业、 大品牌、 大产业” 为特征的“群象经济”则是山东工业的一大特色。 199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抓大放小”战略,通过兼并、租赁、出售等方式全力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组。同时,优先培育44户重点企业集团,并确定重点扶持8 大企业集团发展, 2004 年又将全省重点工业企业集团扩大到200 户。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下,山东工业变大变强,2008 年营业收入过百亿的大企业、大集团达到 82 户,涌现出像海尔、潍柴、浪潮等一大批执行业牛耳者。

 

  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提高山东百姓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到 1999 年底,我省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 96% ,全省农村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意味着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80% 的农业大省,山东在 2000 年前已成功实现了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省统计局对2000—2007年山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实际测算:到2007 年,我省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实现程度达到76.8% 。据推算,最迟在 2015年,山东将提前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起点上新跨越

 

  建国 60 年来,山东经济总量攀升速度逐步加快:其间,山东一年创造的生产总值从建国初期的 40亿元到百亿元、从百亿元到千亿元都用了 18年,从千亿元到万亿元用了 14年,从万亿元到两万亿元用了4年,从两万亿元到三万亿元仅用了2 年,去年达到 3.1 万亿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同期 GDP增幅。

 

  几代人富民强省的梦想,如今正在变为现实。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人当有何作为? 2008年7 月,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把握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山东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为山东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首先要直面差距,高点定位。经过多年发展,山东已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 但同时也要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全省人均GDP 居全国第7 位,人均财政支出居全国第22位,存在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经济结构层次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等问题。另一方面,山东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尚不发达。刘跃奎教授分析说:在发达国家,近80% 的 GDP 来自服务业,其中文化产业和基于文化创新的服务业占主导地位,而目前我省服务业占比只有33.4% ,差距大,潜力也大。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需要强化多点支撑,实施重点带动。强省竞争的着力点在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首要支撑点;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硬道理”,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是当务之急。同时,人才智力、科技、发展环境、资源生态等也是强省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而要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平均用力非可取之策。在区域发展方面,我省提出,继续大力推进实施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日照精品钢基地、加快省会建设发展五大带动战略。同时,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继续实施突破菏泽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据了解,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有望在更高层面加快实施,省会建设借全运会春风如火如荼,其他各项重点带动战略也在稳步推进。展望未来,一个具有更强经济文化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率先科学发展强劲态势和较强影响的新山东将不会遥远。

编辑:胡顺伟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