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社会事业
文章来源:十一运官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6-20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宏伟目标,着眼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殷实宽裕的小康生活,着眼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在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社会事业作为构建“和谐山东”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搞好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协调,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大社会建设的力度,全省社会事业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间,山东按照建设创新型山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发展科技事业放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全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按照“三个亮点”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增2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依靠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促在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快速发展。山东把高新技术作为突出发展“亮点”来抓,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了近3番。2001-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1375.8亿元增长到10279.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4.67%提高到26.19%,增长了11.5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2.3个百分点。

二是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基本形成。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带范围内的8个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705.79亿元,占到全省总量的79.81%;申请专利19697件,其中发明专利7508,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8.7%和76%;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字化装备、海洋等特色产业群已经初步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聚集效应。

三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成效明显。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在机械装备、造纸轻工、医药化工、纺织化纤、冶金、建材等支柱行业得到广泛应用,CAD/CAM技术的应用普及率、应用水平及产品设计覆盖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在206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中,企业资源计划(ERP)应用率达到71.4%,机械制造行业三维CAD应用率达到43%,PDM应用率达到30%。

第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五”以来,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万余项,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95项,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数量连续12年名列全国前茅。全省专利申请8.3万件,累计授权4.3万件,均居全国第五位,分别是“九五”期间的2.1倍和1.8倍。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山东省创新能力总体处于全国上等水平,在原来基础上又升了一个位次。其中,2006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828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237件,分别是2001年的3.4倍和5.3倍,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12.3%提高到18.9%。专利授权量159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92件,分别是2001年的2.4倍和3.3倍。星火计划实施顺利,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占省级以上星火计划项目的比重由2001年的37.5%上升到55.7%。随着自主知识产权的不断增加,山东制造、山东创造的名牌产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名牌队伍。2006年全省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8个,新增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已经有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品187个,占全国总数的14%,居全国第三位;山东名牌产品118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94个。全国驰名商标68个,其中新增14个。

工业创新能力增强。全省已有43%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2154户大型工业企业中,山东有278家。2005年全省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310家,其中过50亿元的55家,过100亿元28家,海尔集团超过了1000亿。涌现出年产16万吨MDI、芳纶、全氟磺酸树脂离子膜、碳纤维、煤的液化气化及多联产技术、数字电视处理芯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等一批重要的自主创新成果。其中,海信国内首块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芯片和烟台麦得津公司的世界首例血管内皮抑制素抗癌生物新药,被科技日报评为2005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编辑:胡顺伟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