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新农村建设
文章来源:十一运官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6-20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要求,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2509.1亿元,比2001年增长1.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4985.3元,比2001年增长1.8倍。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山东“三农”政策环境最好、工作力度最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

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山东始终扭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发展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畜牧、水产和林业,着力提高粮食和牧渔业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生产多年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五”以来,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方针政策,山东明确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三条底线”,即确保全省永久性基本农田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维持在700亿斤以上。全省组织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增产增效工程,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制定了粮食生产联系点制度。在政策、市场、科技、气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粮食面积和产量连年持续增长。2003年以来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五年面积、单产、总产和效益的同步增长,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亿多亩,总产量达到4105.7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比2001年增加了385.1万吨,增长10.3%。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棉花总产100.9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比2001年增长29.2%;园林水果总产1333.9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比2001年增长37.5%。蔬菜总产8625.2万吨,居全国第一位,保持了稳定发展。
  2.畜牧业生产发展良好。山东努力克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影响,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畜牧业产值、肉蛋奶总产量、畜产品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07年,全省肉类产量614.7万吨,禽蛋产量313万吨,奶类产量242.2万吨,肉蛋奶总产量占全国的1/10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约8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吸纳劳动力700万人。全省粮食产量的40%左右、农作物秸秆的55%左右用于畜牧业。畜牧业成为富裕农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势产业。
  3.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自“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山东水产品总产量、产值、出口创汇等指标连续十多年保持全国首位。2007年,全省海洋渔业产量达到778.2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到653.1万吨,淡水养殖产量达到125.1万吨。渔业产值实现602.3亿元,年均增长12.1%。渔民人均纯收入7520元,高出种植业人均收入72.2%。渔业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许多地区,渔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4.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按照生态省建设规划,以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荒山、荒滩绿化为重点,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到2005年,全省林地面积达到4400万亩,林木蓄积量8800万立方米,农田林网化面积5800万亩,占宜林网面积82.5%,森林覆盖率达到24%。林业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更加明确,在农业结构中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

编辑:胡顺伟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