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聚焦十一运·亮点展示:市场开发
文章来源:十一运会官方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10-25
  十一运官网讯 (记者 王佳声 张国栋 王健) 在筹办十一运过程中,组委会面临资金保障的困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自然灾害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山东省及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在整体思路上,坚持把筹办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全运经济带动战略,借会造势,借势发展,市场开发工作进展顺利。至10月17日,十一运结成合作伙伴18 家,赞助商6家,独家供应商8家,供应商 27 家,十一运签约资金、物资和服务额超过6亿余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历届全运会。另外,十一运会还通过特许经营、指定产品、门票销售等方式,筹集到可观的办赛资金,确保了各项筹办工作的顺利平稳进行。

  “十一运坚持低票价的销售原则,截至今天,赛事门票销售收入就已突破 1200万元。”10月21日,十一运会组委会票务中心主任李国琳介绍说。

  这意味着,不到一周时间,十一运门票销售收入即突破千万,这是一个超过预想的好“收成”。门票销售收入除用来支付销售成本外,将全部交由组委会用于办赛。

  当然,门票销售只是十一运筹集到的办赛资金中的一小部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一运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市场开发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十一运签约额已远超6亿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历届全运会,保证了十一运筹办资金按时到位,保障了各项筹办工作顺利开展。

  十一运组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副省长黄胜说:“在前有奥运会后有亚运会、世博会,又面临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形势下,我们积极面向国内外市场,开发全运品牌价值,努力提高市场化办赛程度,市场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果远远超过了预期。”

  “全攻全守”全员招商

  筹办十一运会这种规模大、规格高的全国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金等各方面投入都非常大,东道主山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十一运举办之时又恰恰处于北京奥运会与广州亚运会、 上海世博会之间,同时面临着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形势,市场开发难度系数可谓不小。

  “‘后奥运’时代对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影响显而易见。”十一运组委会市场开发部副部长王延奎分析,省内外许多大企业都已将大笔资金投向了全球瞩目的奥运市场,“另外,从营销角度看,全运会市场开发营销周期是同亚运会、世博会重叠的,在同一时期,全运会跟这两者争同一块赞助蛋糕,难度就大了。”与市场重叠相比,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更让招商环境意想不到地“雪上加霜”。

  “足球比赛有全攻全守的打法,十一运的市场开发也采用这种战术。”王延奎引用足球比赛术语解释说,“十一运市场开发部整合人力资源实现全员招商,这个体制是全运会历史上没有过的。”

  虽然是全员招商,但市场开发并未依赖行政力量,基本上走的是市场化运作的路子。组委会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方式,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王延奎说,十一运组委会将所有全运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统一整合、 包装,通过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及指定产品、指定服务、特许产品等合作形式,满足了不同企业的营销需求。

  另外,十一运组委会创新性地推出了4级开发体系:合作伙伴、特别支持单位、赞助商、供应商。独具特色的特别支持单位,让那些超过赞助商又达不到合作伙伴标准的企业圆了参与全运会的梦想,成为招商的一大亮点。

  在特许产品开发上,本届全运会也实现了诸多突破。组委会开发了400多种特许商品,价格从几块钱到几万元不等,开发的品种为历届最多,层次也最多。“这样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王延奎介绍,尤其是销售渠道的创新:仅济南就设立了几十家特许商品专卖店,开幕式上在济南奥体中心开的特许商品店达16 家,并且在全运会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特许商品网上销售。“建立专门的特许商品销售渠道,这在历届全运会上是没有过的。”

  借会发展实现共赢

  非常情况下的创新之举,让十一运的市场开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到目前为止,十一运和赞助企业签约总额超过了6亿元,创历届全运会的最高水平。

  王延奎说:“十一运会赞助商的总数量也是历届全运会最多的,组委会共与70多家企业签订了赞助协议,其中合作伙伴 18家,赞助商6 家,独家供应商8家,供应商27 家。”同时,每个赞助商赞助的数额也实现了突破。

  十一运追求的是在参与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最终实现共赢。十一运组委会做好赞助商回报工作,借助十一运这一平台,赞助商们也获得了不菲的回报。作为十一运合作伙伴,特步集团赞助了十一运会总额 3000余万的服装装备和现金。 特步山东分公司董事长陈有为介绍,这些赞助绝对是“物有所值”。“特步品牌的美誉度得到了极大提升,自从火炬传递开始,到公司来联系团购的客户就络绎不绝。”

  借承办十一运的机遇,山东各方面的发展也获得了十一运的丰厚“反哺”。山东省委、省政府在筹办十一运的整体思路上,坚持把筹办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全运经济带动战略,借会造势,借势发展,充分利用十一运会带来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快旅游、金融、商贸、通讯、文化和体育产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山东全省为承办十一运新建 44个场馆、改建85个场馆,其中15个市建了新场馆,莱芜、菏泽建成了历史上第一座标准体育场馆。这些场馆不仅服务于全运会,而且成为当地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文化品位得到显著提升。而旅游业作为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目前山东正借十一运机遇,加大旅游开发力度,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齐鲁大地观光旅游,“好客山东”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品牌。

编辑:胡顺伟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第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网站技术维护: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