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卞文超 杨 凡
10月16日晚,十一运开幕式所呈现的精彩令世人难忘。当观众陶醉于这场视听盛宴,近万名演出参与者正处在高度紧张中,为了完美的演出奋力一搏。10月 16 日夜晚,是他们难忘的共同记忆。
从开幕式彩排到正式演出,记者多次走近他们,一次次被他们的付出所感动。开幕式结束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一笔财富。
最深的感动:团队协作
十一运开幕式筹备工作,自始至终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省上下协同努力。为了排练有序高效进行,十一运组委会从山东省有关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精心选拔了50多名优秀编导人才,担任开幕式编导。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少年宫舞蹈老师隋岩,今年6月1日起接手开幕式表演舞蹈编排工作。她和其他 50 多名专业素质过硬的编导一起,先领会央视创作团队的舞蹈编排意图,再分组教授各参演单位人员。在接下来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排练场成了编导们生活的中心。
“很多参演人员没有舞蹈表演经验。对部队官兵而言,学一个舞蹈动作,要分解成七八个动作来领会。”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舞蹈老师姚佩说,虽然官兵们没有舞蹈基础,但拼搏的冲劲和认真配合的态度令她感动。在某部队驻地,战士们为了表现《长河入海》节目中黄河水奔流的场面,手举巨绸,奋力奔跑,场上扬起的沙土几乎看不到人。每天早上六点钟开始,上午5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高强度的排练持续了三个多月。
动辄上千人的排练场面,改一个动作、调一个点位,需要编导协调上千人一致行动。到排练后期,没有哪个编导的嗓子不是哑的。“在近万名参演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不过十二三岁,年龄最大的有 60多岁,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是开幕式留给我们最深的感动。”隋岩说,开幕式表演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团体活动,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团队协作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对每个参与其中的人而言,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最大的收获:80后90后成长
在开幕式文艺表演团队中,80后、90后的年轻人占到大多数。无论是来自高校的学生,还是来自部队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在开幕式文艺表演上留下一抹绚烂的色彩。
九曲桥,红灯笼,舞者衣袂飘飘。《漱玉古韵》节目以优美的意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东青干院舞蹈系大四学生曹旭阳就是九曲桥上的一个舞者,谈到这次表演,她不无自豪:“我表演的是最精彩的节目!”从5 月份开始,曹旭阳和她的同学们开始排练。在酷暑难当的七、八月份,她们放弃暑假,练习旋转舞步,几乎每天都有人晕倒在排练场上。
“都说80后、90 后不能吃苦,我想这次是有力的反驳。我们不光有个性,我们也愿意为了集体去付出。”山东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祝琛说。祝琛和800 余名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女生,在开幕式上承担《青春炫彩》、《扇舞飞扬》等节目的表演,穿着9 厘米的高跟鞋跳跃舞蹈,表演时长将近一个小时。排练场上,肩部倒立等舞蹈动作,令不少女孩们背部出现淤青,没有一位同学因为太苦太累退出排练。
追求个性的女孩们并不在乎有没有自己的镜头特写。“排练生活很辛苦,但是苦中也有乐。看着大家克服困难、共同努力,这段特殊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收获。”祝琛说。据介绍,有一位同学颈椎不好仍坚持进行排练,在正式开幕式演出到来时,被医生严令要求休息。这个女孩戴着颈部支撑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心情激动的同时,留下了遗憾的泪水。
最高兴的时刻:看演出回放
17日,驻济某防空旅政治指导员李贝贝和战友们一起,观看了开幕式文艺表演回放。当时的场面非常热烈,在《歌唱祖国》等节目播出时,他们发自内心地为自己鼓掌叫好。开幕式表演中,3000 余名部队官兵参与了演出,将演出的恢弘气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战士张建宇,是一个21岁的毛头小伙。他和 100多位战友一起,身着黑色服装,潜伏在体育场灯光照不到的“黑区”,负责威亚道具升降工作。每组六个人,黑暗中,他们把六七米的“发光帆船”固定在威亚挂钩上,在夜色中缓缓升空,闪耀在济南奥体中心上空。这是观众所看到的《拥抱蔚蓝》。
“威亚道具营造的炫目效果是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亮点。期间,如果一个道具挂不上,电脑将自动停止操作,整台演出就会陷入停滞。”战士们虽然不出头、不露面,但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把道具挂牢。
像张建宇这样的“无名英雄”,在开幕式表演中还有很多。莱州中华武校的学员们承担了四个节目的演出,其中一项是推动道具车。《荷红柳翠》节目中,荷花状道具车造型别致,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需要一个人藏在车里,用手摇动一个轴,完成荷花开合的造型变幻。“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力量小的绝对完成不了。窝在车内的小空间里,操作者个头还不能太大。承担这项任务的,都是短小精干的精兵强将。”武教处老师许正伟说。
虽然参与了现场演出,但当晚每个演员专注于自己的表演,对全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整体所呈现的震撼效果,并不知情。驻济某防空旅战士杨大龙说,在看到演出回放的那一刻,是自己最高兴的时刻。